大家好,我是你的中医朋友青囊先生何主任。
在中医看来,结节的形成和消失不是由单一原因决定的。
很多人总想着靠温阳散寒或破瘀通滞来消除结节,可效果往往不理想。其实,气血不够才是结节难消的根本原因。
《灵枢・经脉》里说:“脉道以通,血气乃行。” 意思是说,气血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,在我们的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里都能运行。
中医讲“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瘀”。
气血是身体的“河流”,若气血不足(类似河流干涸),推动力减弱,痰湿、瘀血就容易在局部堆积,形成结节(乳腺结节、肺结节、甲状腺结节皆如此)。
尤其二胎宝妈:产后本就气血大亏,加上熬夜带娃、情绪焦虑,气血更像“被扎了洞的气球”,一边要养孩子,一边自己“漏气”,结节自然容易找上门。
去年门诊来了一位32岁的张女士,二胎后查出乳腺结节3类(大小约1.2cm),当地医院建议手术。她自述:乳房胀痛,经期前加重,整个人疲惫乏力,说话没力气,面色苍白,舌淡苔薄白,脉细弱。产后2年未调养,哺乳期间熬夜多,情绪焦虑(担心大宝不适应二宝)。
辨证:气血两虚,痰瘀互结。
我的治疗思路:先补气血“充河流”,再化痰瘀“清淤泥”,而非盲目用破血药(易伤正气)。
给张女士开的方子,以《妇人良方大全》中的“归脾汤”为基础加减,兼顾散结:
黄芪、当归气血双补,黄芪补气“推血行”,当归养血“润河道”;
党参、白术、茯苓健脾益气,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相当于“造水厂”;
丹参、王不留行活血化瘀,疏通“淤堵的河道”;
浙贝母、夏枯草化痰散结,清理“河道中的垃圾”;
炙甘草调和诸药,像“河道管理员”让所有药效协同。
整体的调理思路:
1.先补后通:
气血足了,才有力量推动瘀血、痰湿排出(若先破瘀,反而耗气,像“抽干河水清淤泥”会伤河床);
2.脾肺同调:
肺结节患者常肺气不足,方中党参、白术可健运脾胃(生气血),同时通过“脾土生肺金”间接补肺气;
3.兼顾情绪:
宝妈易肝气郁结,夏枯草可疏肝,避免“气滞”加重结节。
张女士连续服用3个月(经期停服),复查乳腺结节缩小至0.5cm(1类),疲劳感明显减轻,面色转红润。
从医四十年,我常对患者说:“药能治身,话能治心。”二胎宝妈张女士来诊时,眼里满是焦虑:“何主任,我是不是得了癌?孩子还小……”
我告诉她:“结节是身体给你的‘提醒信’,不是‘判决书’。
你照顾两个孩子,却忘了照顾自己,先把气血养足,把情绪理顺,结节自然会听话。”
配资炒股平台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